说说隆尧县的第一任县委书记:朱林森
隆平县第一位中共党员、 第一任县委书记 朱林森
朱林森,原名朱木森,字纯木。1907年出生于直南隆平县(现为河北省隆尧县)王尹村一个职员家庭。其父朱健亭在县财政局任职多年,思想开明,母亲为家庭妇女,观念较为守旧。当时,其家境虽不甚富有,但与一般贫苦农民相比,则显得较为优裕。在父亲的影响下,朱林森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革命思想的启蒙
1919年,13岁的朱林森正在隆平县城高小二年级读书。此时,北京爆发了“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在北京上大学的隆平东关籍学生赵熙廷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章宗祥的活动。时隔不久,他回乡探亲,应邀在县立高小向师生们介绍了北京“五四”学生运动的情况。由此激发了师生们爱国反帝的热情,广大师生群情激奋。第二天,他们便列队上街,手持写有标语的小旗子,边走边高呼“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在县城大街上游行演讲。当时,朱林森和张芥士、高爽秋等进步学生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活动。当游行队伍进行到县教育局门口时,教育局长也不得不表示支持,并且喊出了“学生万岁”的口号。
当时,县立高小的语文教师曹笠山的思想比较进步。听了赵熙廷介绍北京“五四”学生爱国运动的情况后,便利用作文课让学生们写一篇听赵熙廷介绍五四运动情况的感想。朱林森在作文中表示赞成北京学生的爱国举动,认为火烧赵家楼、痛打卖国贼的行动干得好。并直率地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一个学生,一个青年,应该爱国,应该行动,不能光看人家的”。他认为这是自己的一篇得意之作。对这篇作文,曹笠山老师也很欣赏,并认真地进行了批改。
1921年下半年,朱林森高小毕业,没考取邢台四师,便回到原籍务农。次年,隆平县城成立了师范讲习所(又称简师),朱林森便到简师学习。在这里,曹笠山又是他们班的语文教师。简师校长贾成纲思想守旧,而且吃喝嫖赌,不务正业。学生过星期天休息,他也横加干涉。朱林森对此很反感,故意写了一篇《日曜日应该干什么?》的文章反对他。后来有一次朱林森看小说《红楼梦》,贾成纲不让看,强行将书没收并私下从该书上撕下一页烧毁。朱林森与贾成纲理论,问得他张口结舌,无言答对。经过这两件事,贾成纲恼羞成怒,故意刁难并打伤朱林森。朱林森气愤退学,寻找革命之路。
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朱林森在其父亲的支持下,赴保定育德中学就读。在那里,他结识了同班同学李泽清。李思想进步,曾将许多内容进步的书籍借给他看。朱林森对这些书很喜欢,经常翻阅,从中接受了很多进步思想。是年暑期,15岁的朱林森以数学100分,语文80分的成绩考入保定直隶第二师范学校。在保定二师,革命活动得以公开进行。
学校内订阅的《向导》周报、《中国青年》、《政治生活》等党团刊物,朱林森都经常阅读,从中吸取了大量的政治营养。1924年4月22日是列宁诞辰纪念日,这天,经刘墨京介绍,保定团市委批准,朱林森加入青年团,并领取了团市委颁发的油印“SY”团证,从而成为他所在班内最早一位加入团组织的青年学生。
为建立隆平团组织积极奔走
1924年,隆平籍的郭慕之、李培淮考入保定二师,在朱林森的影响和帮助下先后加入了青年团。当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学校放假。朱林森从保定回家,携带了《向导》、《中国青年》等书刊,在县城里散发。从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25年,保定二师复课不久,上海便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之后,全国各地便掀起了声援上海工人斗争的革命浪潮。为此,保定二师许多党、团员暑假不回家,朱林森在保定参加了宣传、募捐等革命活动。这一年,隆平籍的侯薪也考进保定二师,不久,也加入了青年团。1925年下半年,反奉战争爆发,战乱又起。当时,二师开学不到一个月,校方再次宣布放假。朱林森与郭慕文、李培淮、侯薪等一起回到家乡,在县财政局开了碰头会,四人组成了临时团小组,朱林森任组长。从此,隆平县诞生了第一个团组织。他们分头开展了宣传群众、发展组织的工作,并商定定期碰头汇报。
1925年秋后,在外地上学的隆平籍学生张芥士、高爽秋、孙春生、张镜波、曹芳之、李德元、刁梦申等人和隆平团组织取得联系,并先后加入了共青团。由于团员人数增加,临时团小组便升级为隆平县团支部,代号“龙芝”,朱林森为团支部书记。起初,隆平县团支部受保定团市委领导。到1925年冬,由于团员人数大量增加,保定团市委便将隆平县团组织介绍到共青团北方区委(代号白芳渠)。此后,隆平县团组织便在团北方区委领导下开展工作。
隆平县团支部建立后,活动更加频繁了,组织不断发展,团员人数和团支部数量迅速增加。新吸收的团员先是知识分子,大都在18岁以下。后来,又发展了很多农民团员,年龄大都在18岁以上。1926年初,全县已有十多个团支部,团员发展到四、五十人。当时,正是国共合作时期,经上级党组织同意,大多数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都加入了国民党,并领取了国民党党员证。朱林森在保定就是国民党党部的监察委员。到1926年上半年,隆平全县国民党员便发展到100多人。
创建第一届隆平县委
1926年6、7月间,共青团北方区委巡视员刘子麒来到隆平县,通过秘密联络点“恒德昌”商号找到了侯薪。侯薪便带他去王尹村找到了朱林森。朱向他汇报了隆平县团组织的工作和团员情况。刘子麒当即指出:“你们县这么多18岁以上的团员,只有团的县委不行了,应该将党的县委建立起来。”并提出让朱林森担任党的县委书记,团的书记改由其他同志担任。根据刘子麒的提议,朱林森便于是年8月在隆平县陈村玄帝庙(此处是个小学校,团员薛计田在此教书)主持召开了全县共青团积极分子会议。参加会议的除去朱林森,还有张芥士、薛计田、张振邦、刁孟申、霍福祥、谢桂田、高爽秋、侯薪、郭慕文、李培淮、王庆考、苏新法、阎登高等20余人,代表了全县10多个团支部。会议决定:凡年满18岁的共青团员,思想进步,工作积极的均转为共产党员,不再办理入党手续,并从入团之日起计算党龄。会上还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隆平县委执行委员会,县委书记朱林森、组织委员兼组织部长高爽秋、统战委员兼农运委员张芥士、宣传委员阎登高、青年委员兼共青团县支部书记薛计田、县团支部委员谢桂田、张振邦、郭慕文、李培淮。陈村会议是隆平县共青团活动分子会议,是隆平县共产党组织成立的会议,也是1926年9月第一届中共隆平县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的会议。
1926年9月,朱林森去天津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后,途径北京,经刘子麒介绍见到了共青团北方区委书记肖子章、组织部长杨善南。团北方区委将隆平党组织的关系介绍到北京党的北方区委。党北方区委派杨景山和隆平党组织接头。朱林森汇报工作后,党的北方区委同意隆平县陈村玄帝庙会议由团转党的决定和选出的中国共产党隆平县执行委员会,并送隆平县执行委员会代号“隆直”。此后,隆平县党组织就向党的北方区委汇报工作。
开办农民夜校
隆平县委建立后不久,便决定在农村开办农民夜校,把广大农民团结在党的周围。仿照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和刘少奇办工人夜校的办法,县委负责人朱林森联合朱保申、朱春祥等共青团员首先在自己家乡王尹村开办了农民夜校。当时,参加夜校学习的有党、团员和非党群众十余人,大家上夜校的积极性很高。夜校没有经费,大家便凑钱买了课本、粉笔,并请了个教书先生来校上课。朱林森等人教农民学文化,学习陶行知的千字诗,讲述国际国内形势,讲北伐战争的目的及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的道理,并且经常与农民学员一起联系本村和邻村的实际,讨论穷人为什么受富人的压迫和剥削等问题,启发农民——只有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进行革命,才能翻身得解放。
在王尹村农民夜校开办期间,朱林森还注意从觉悟的贫苦农民中发现积极分子,并将够党员条件的进步青年发展为中共党员。如本村贫苦农民蔡吉林长年为地主富户当牛做马,进夜校学习后进步很快,不久就被发展为共产党员。
朱林森他们办农民夜校、开展革命活动之举,引起本村地主豪绅朱老现的强烈不满,想方设法进行破坏。面对地主的嚣张气焰,朱林森毫不气馁,他跟夜校学员们一起,向地主豪绅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还在《中国青年》1926年第120期上发表文章,指出地主豪绅用管教子弟的名义破坏农民夜校,实属妄想。由于朱林森勇于抗争,极力维护农民学文化的权益,地主豪绅的嚣张气焰不得不有所收敛。就这样,王尹村的农民夜校坚持办了两年。
王尹夜校办的有声有色,大家深受鼓舞。随后共产党员郭慕文、侯薪、曹印堂、赵安祥、郑海田等也分别在县城西关、东关、韩庄和苏家庄等村庄办起了农民夜校。通过农民夜校的宣传影响,马列主义革命理论在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播,党的信念在广大劳动民众中逐渐扎下了根。
带领农民保护唐狮
1926年,官府按地亩向各村摊粮派款,并限期交纳。王尹村的地主豪绅朱老联、朱老现等人既不敢抗款不缴,又不想自己出钱。他们费尽心机,想了个鬼主意,借口顶官差,要把王尹村大唐帝陵中的一对石狮子卖给洋商,企图用这笔款来顶官差。这对唐陵石狮,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件宝贵的历史文物。地主们欺骗农民说:“你们穷,卖掉石狮顶了账,就不用你们掏钱了”。穷苦农民识破了地主劣绅的阴谋,坚决不同意卖掉石狮。关键时刻朱林森挺身而出,带领农民向地主进行说理斗争。农民们义正言辞地说;“我们再穷也不能卖掉古代文物,让你们当败家子。官府让按地亩数出钱,我们没有地就不出钱。地主们土地多,出钱活该。不能拿古代的宝贵文物去给你们顶账”,地主豪绅见事不妙,便采取缓兵之计,趁夜间偷偷将石狮装车运至内丘火车站,欲卖给外商。朱林森闻讯,当即和十几名党团员群众报告官府,并同官府警察一起,从内丘火车站将唐狮截了回来。从而保护了珍贵文物,粉碎了地主豪绅盗卖文物的罪恶阴谋。
开办浚民书社
1927年初,北伐军继续北上,革命形势迅猛发展。隆平县党团的革命活动,也更加频繁。为适应需要,县委购置了两辆自行车,增添了开展革命活动的交通工具。当时,一些宣传品都是他们自己掏钱买纸刻写,印刷了许多文件、传单。然而,百八十元的活动经费不够开支,朱林森就联合高爽秋、张芥士等人凑钱集资二百元做基金,在隆平城里开了个书铺,取名“浚民书社”,收入部分资金充做革命活动的经费。书店开张之日,青年学生、教员职工以及社会进步人士纷纷前往庆贺借书。由于浚民书社经营的书籍都是比较进步的,尽管书社存在的时间比较短暂,但对宣传革命,宣传进步,仍然起到一定的作用。
利用国民党县党部开展合法斗争
1927年夏,北伐军打到了山东、河南,阎锡山出兵娘子关,在石家庄成立了国民党部。为更好地开展革命活动,朱林森便与李偶青前往石家庄与阎锡山的国民党党部联系。阎遂派人来隆平县开展国民党活动,并决定成立隆平县国民党县党部。7月间,在隆平县立高小召集的国民党代表大会上,有各界代表200余人出席。朱林森主持大会并致开幕词,他宣读了孙中山先生遗嘱,讲解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纲领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随后选举了国民党县党部执行委员。中共党员张芥士、阎登高等人为执行委员,朱林森为候补委员。同时,还成立了隆平县农民协会,中共党员霍福祥为会长,负责农运工作。此时,在全县的五个行政区中,有两个区的保卫团局子就被共产党员直接控制,其他几个区武装也都被接近革命的人士所掌管,至此,全县的大部分武装已经基本上掌握在共产党人的手中。
1927年,蒋介石制造了反革命的“4.12”大屠杀以后,国共两党分裂,白色恐怖严重,轰轰烈烈的北伐大革命归于失败,隆平县的革命运动亦遭到镇压。公开的国民党县党部和县农民协会被封闭,县委书记朱林森受到通缉,县委其他主要成员也都分散隐藏起来。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稳定局势,继续开展党的工作,县委书记朱林森于1928年2月(农历正月二十)在本县苏庄村孙春生家主持召开了隆平县党团活动分子会议,决定党团活动由公开转为秘密,朱林森因不便在本县活动,脱离县委职务。会议结束第二天,朱林森便离开苏庄,经枣强、安平两地同志帮助,辗转找到顺直省委。
做省委巡视员
1928年,朱林森到顺直省委以后,任省委巡视员。上半年,顺直省委派朱林森巡视保南工作。保南包括正定、安平、深泽、饶阳、晋县等县。当时,正定县委书记阎怀聘存有政治野心,阴谋反对现省委,另起炉灶成立第二省委。并扬言要朱林森听他们摆布,不能代表省委说话,否则就将其赶跑。阎还许愿让朱当第二省委委员。朱林森不为所动,坚定地表示不同意阎怀聘搞第二省委,但他无意间将自己对省委个别人的意见泄露出来,客观上助长了阎怀聘反对省委的情绪。后来,朱林森再次巡视直南工作,路经正定,阎怀聘正在召开反对省委的集会。此时,朱林森本应在会议上义正词严地批评阎的分裂行经,但他只是偷偷地将同乡籍的侯薪叫离现场,以致事后受到省委给予的留党察看三个月的处分。后来,因未发现朱林森的其他问题,省委遂将处分取消了,但其政治上仍受到一定影响。
1928年11月,顺直省委派朱林森以巡视员的身份筹建邢台中心县委(系直南特委的前身),后因其父亲病重,回到家乡。1929年下半年起,朱林森即开始在西魏村小学教书,以此为掩护,并在肖庄村党支部参加党的活动。
隆平县委遭破坏
1930年7月17日,中共隆平县委与省委的秘密通讯联络点“今是书社”被敌人破坏,朱林森和赵安祥、霍子瑞、郑海田、赵贵祥、赵文青等人先后被敌人抓住,身陷囹圄。侦缉队从朱林森住处搜出了一本党的对外刊物——《北方红旗》以为物证。受审时朱林森等人谁也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并一口咬定《北方红旗》一书是从高小处借来的。因敌方缺乏其他可靠证据,无法认定朱林森就是共产党。后来,由城南18村及县城四关的村长通过连环保将朱林森与赵安祥、赵贵祥、赵文清几个人先后保释出来。由于敌人对郑海田、霍福祥怀疑较大,遂将两人押往天津监狱。朱林森获释后,情绪一度有些消沉,一直在西魏村小学教书。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难当头,朱林森毅然离开学校、离开家乡,投奔到抗日队伍中来。在上级党组织的安排下,朱林森曾先后担任隆平县一区战委会主任、柏乡县抗日政府县长等职。在八年抗战的艰苦岁月里,他带领人民群众向日本侵略者开展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组织领导群众进行反“扫荡”斗争中,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创造了许多游击敌人的好办法、好经验,歼灭了敌人的许多有生力量,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全国解放后,朱林森曾任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等重要领导职务,为发展当地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直到光荣离休。
朱林森晚年仍然不忘党的工作,不顾自己年迈体弱,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的余热。他十分关心党史工作,离休后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回忆并撰写了数万字的回忆录,为党史部门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党史资料。1994年5月,朱老终于走完了自己漫长的革命人生旅程,带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眷恋之情,病逝于长沙。享年87岁。
我也说一句向老一辈革命永致敬 我也说一句能不能给我查一下谢桂田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