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s00 发表于 2011-11-4 18:00:50

电视荧屏上呼唤“阳春白雪” ~ 转

普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往往不喜欢“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这两个词。总觉得有等级歧视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文化领域确实有这样的区别存在着,比如歌剧、音乐会、话剧,甚至一些戏曲如昆曲、京剧等,往往被视作是“阳春白雪”,对欣赏人群有一定的选择,但电影、电视剧、流行歌曲、综合娱乐节目等却具有普适性,甚至往往适合于喜欢“阳春白雪”以外的人。海纳百川的电视,因为抹杀了这些区分,更是被人们习惯着、喜欢着。

特别是在如今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过大的时代,大多数人在空暇之余打开电视不外放松心情,图一乐呵。也因此,那些为了迎合大多数受众,提高收视率,让人放松的,博人一笑的娱乐节目越来越多的诞生了。它们就像是电视节目里的“下里巴人”,开着人人都觉得好笑的玩笑,抖着人人都听得懂的包袱,当玩笑开得差不多,包袱抖得差不多,花样就出来了:众人公认的美女或是丑女不顾淑女形象躺在台上撒泼打滚的有之,撒娇发嗲的有之,语出雷人更不罕见,为了保持知名度,节目上闹得不够过瘾,节目下闹绯闻、发写真,延续炒作。普通观众又作何反映,有不齿的、看热闹的,也有个别为其出位的个性而“赞叹”不已的。不可否认,电视娱乐节目的主角——80后、90后们的确是个性张扬的,虽然我们推崇个性,却不推崇有违正常道德伦理和审美观念的个性。毕竟,电视是一个大众媒体,在我儿子身上,这些00后甚至10后身上,我深切体会到了虽然我们在努力控制但是不可避免的电视媒体给他们幼小心灵带来的影响。我们身为父母,真的害怕,害怕他们的价值观终将被这些“出位的个性”所误导。

还有就是审美疲劳,甚至厌烦。还记得《快乐大本营》刚刚推出时,我也是期期必看的忠实观众,可如今从有线换成数字再换成高清,可以收的电视节目有200多个频道,可以看的娱乐节目也是从早到晚数不胜数,可是手里的遥控器总是不闲着,反而觉得能吸引眼球的东西太少,即使看了也总觉得缺点什么。问题在哪?那就是节目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最严重的就是娱乐类节目。周末打开电视,在黄金时间,地方电视台往往只有两类节目:一类是模式大同小异的征婚或游戏类节目,一类是早就开始商业运作与宣传的电视剧,虽然很喜欢看电视剧,但是当三五个甚至七八个地方台放着同样进度的同一部电视剧,如果吸引人还行,如果质量差些,那只有感觉到厌烦。我从小就是个电视迷,觉得电视的魅力就在于它像我心目中的满汉全席,有荤有素,有阳春白雪,有下里巴人,让我在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时期能有不同的选择。但问题是,如今当我们吃腻了不用费心思考的快餐,当我们想要“阳春白雪”的时候,却发现有深度、有水平、有正面教育意义的节目越来越少,特别是越来越退出了综合类电视台的黄金时间,甚至完全蜗居到自己的新闻频道或文化频道等。深度的新闻类节目就没有市场吗?回想起早些年《东方时空》刚刚推出时,似乎不是这样呀,那时每天早早家家户户传出的都是一样的旋律,也是同样的万人空巷呀。现在的高品位节目确实难做了,不是观众的欣赏水平低了,都去看娱乐节目了,恰恰相反,是欣赏水平高了,眼光挑剔了,不说别的,在我们网络上不显山不露水却观点独到、分析精辟的高人就太多了。做有深度、高品位的节目需要太多的勇气。可是不能没有呀,该阳春白雪还是得阳春白雪,不能把它们通通娱乐化呀。

所以,当广电总局近日下发意见,要求各地方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的时候,私下里有些兴奋,也许不仅仅是新闻类,“阳春白雪”类节目的春天都要来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电视荧屏上呼唤“阳春白雪” ~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