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元强塞记者掩口?公路乱收费何时休
11月21日,央视曝光了山西岚县和盂县境内交警违规罚款的行为。这是继5月12日《CCTV经济半小时》曝光称全国每年公路罚款可能高达4000亿元之后,央视对“公路三乱”的再次讨伐。在题为《山西交警拦运煤车设卡收费 强塞记者两万元》的报道中,不仅细数了山西交警频出的收费手段外,还曝光了违规交警企图软硬兼施,终止记者的报道行为。我们在为这名记者不畏强权的干涉和金钱的诱惑叫好的同时,也不禁要问这名警察同志,按照拦截一车“一个指头一百块”的标准,你要伸出多少次手指头才能凑齐这2万元的“掩口费”。
作为最具权势的执法部门尚且如此,我们还能寄望于路政、高速执法能够高抬贵手?如此重重加码的罚款下,每年4000亿的罚款并不夸张。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公路三乱”是增加物流成本,推动物价和CPI节节攀升的罪魁祸首。可以算一笔账,每年4000亿的公路罚款,这是一笔足够实现全民免费医疗、或者12年制免费义务教育、或者填补近一半保障性住房资金缺口的巨大公共资金,却被通过罚款的形式全部转嫁到物流成本上,最终照单塞给了消费者,在这条灰色利益链上,政府财政与基层执法部门共同罚款、抱团牟利,成为依附在公路上的血吸虫,每年“抽血”高达4000亿元。如此庞大的罚款金额,毫无疑问地最终将转移至商品物价之上,由消费者来分摊。面对高额罚款,货车只有“多拉快跑”加“尽量超载”才能保证盈利,而这又给“被罚款”提供了机会,形成不可解的恶性循环,导致公路损坏率过大、维护成本过高,也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率,造成无谓的人员财物损失,对社会危害极大。
一边是“依法行政”,一边是“以权谋私”,看来,在这场角力中,前者已经全面溃败。从央视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巨额的公路罚款背后,是“依法行政”这一基本法治原则被全面玷污之下的权力之滥。公路罚款繁多的名目就犹如一本几乎囊括了所有能够想象得到的、无所不用其极的“非法罚款”形式的《罚款百科全书》:无任何法律依据的“落井下石”式罚款、不明确任何理由的“打劫”式罚款、非法隐蔽测速的“偷窥”式罚款和针对同一违法事由的重复罚款,针对所有货车的“雁过拔毛”式罚款等,是罚款之滥,更是权力之滥。公路罚款已经成为权力疯狂寻租,以权谋私的温床,执法者违法行政、与财政部门六四开“靠路吃路”,不开票还可以“打折”,这与喊着“要想由此过,留下买路财”口号的“路霸”何异?
事实上,喊出治理“公路三乱”的口号已经长达17年之久,17年来,国家不是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也不是没有开展过大规模的综合整治行动,但“公路三乱”的生命力比野草还强,不用春风吹就可以自行复燃,而且还有愈燃愈烈的趋势,这其中的根源还在于“体制”内的利益在作怪。试问,当罚款所得资金已经成为不少基层执法部门的福利甚至工资的来源,还有谁能拿“衣食父母”开刀?17年太久,只争朝夕。“公路三乱”已经到了该“刨根问底”思索和下决心标本兼治的时候了,而治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要不要“动真格”,在于敢不敢真的拿起“依法行政”的武器,在于能不能进一步反省并厘清法律与权力、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基本法治关系和授受逻辑。否则,绕开实现依法行政为核心的法治秩序构建,而想彻底根治近二十年久治不愈的“公路三乱”顽症,无疑只能是缘木求鱼。
(文/石船扬帆)
http://bbsfile.ifeng.com/bbsfile/attachments/month_1111/20111122_0ba2099b4ba6915fb1a35Nuimetkon7H.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