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警方公布17种“最流行”电信诈骗手段
当前,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骗子开始借助电信手段实施诈骗,行骗方式也时常“翻新”。11月6日,石家庄市公安局公布了当前发现最多的17种电信诈骗手段,提醒省会市民一定要擦亮眼睛,防止“中招”。
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
犯罪分子使用任意显号网络电话,冒充电信局、公安局等单位工作人员随意拨打手机、固定电话,显示国家机关的热线号码、总机号码,以受害人邮寄包裹涉毒、有线电视、电话欠费、银行卡消费、被他人盗用身份涉嫌犯罪,以没收受害人银行存款进行威胁恫吓,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到指定账户。
案例:2013年10月20日13时20分,郝某接到一个说其涉嫌参与洗黑钱的电话,让其提供银行卡存款情况,其在中山路工商银行按电话进行操作后,发现被骗卡内现金66981余元。
虚构消费退税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购房、购车人信息后,谎称国家鼓励消费、税收政策调整等可办理交易税、购置税退税,要求受害人在ATM机上实施“绑定”退税账号操作,实际是将银行卡内存款转入了指定账户。
案例:2013年6月30日16时至17时15分,栾城县人卢某被他人以购车后有3000元燃油补贴为名,利用银行自动柜员机转账方式诈骗19677元。
换账号汇款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我原来的账号不用了,请把款打入此账户,XX行,XXXXXXXXXX,户名XXX”短信的方式,或者冒充房东诈骗房客租金的诈骗方式,骗取即将汇款人员不加识别地把钱款打入涉案账号。
冒充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拨打受害人电话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冒充熟人,之后再以出车祸、嫖娼被抓等理由要求受害人汇款。目前,也出现了犯罪分子事先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之后有针对性地冒充熟人诈骗。
案例:2013年8月20日11时许,有人冒充其老伴的同学李某,称自己在秦皇岛旅游要来石家庄。21日9时许,冒充李某的男子以因嫖娼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罚款为由,骗其到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西路油漆厂对面中国建设银行,给冒充李某的男子所给的账号存入25000元,后发现被骗。
网络购物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信发布极具诱惑力的车、电脑、衣物等物品转让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即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案例:2013年8月13日14时许,韩某报警:8月2日在网上看到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广告,后与网站上留的联系人“陈伟”打电话联系,购买POE原料一吨,价值10800元人民币,汇钱之后发现被骗。
QQ冒充熟人诈骗
通过技术手段盗取他人QQ号码、MSN账号等个人账号,然后以主人的身份登录互联网,通过播放受害人亲友的视频聊天录像等方式,冒充他人与受害人聊天,并以有急事等用钱为借口,向好友借钱。有的通过欺骗或黑客手段获取了受害人商业伙伴的电子邮箱后,利用该电子邮箱或注册用户名极为相似的邮箱名,冒充其商业伙伴实施诈骗。
案例:2013年5月18日13时左右,王某在家里电脑上网,其在日本留学儿子的QQ号在线和其聊天,说他的教授回中国了,放在自己那儿三百万日元,让她在教授回国后把钱打回国内,“王某儿子的QQ上说”让其先把钱打给教授折合人民币是十八万六千元人民币,并用一个上海的手机号发短信给了账号,王某在14时左右给这个账号转过去人民币十八万六千元,后来给其儿子打电话才知道根本没有这回事。至此,王某才知道被骗了。
网银升级诈骗
犯罪分子搭建与银行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站,通过群发网银升级短信诱使受害人登录假网站,输入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犯罪分子在后台获取后,即迅速通过网银转账方式将受害人银行账户内资金转移。
案例:2013年7月,刘某上网时接到一条短信,说他密码器过期,让他登陆网址进行升级,刘某根据短信网址进行升级操作,然后对方从网上转走他的6万元。
提供低息贷款诈骗
以贷款公司名义向受害人手机上发送低息、无需担保贷款短信,利用一些企业和个人急需周转资金的心理,以低息贷款诱人上钩,然后以预付利息名义骗钱。或要求受害人新开银行账户,骗取密码并与涉案手机绑定,要求受害人存入一定金额资金“验资”,通过网银转账实施诈骗。
案例:2013年8月1日,苏某通过手机上网寻找小额贷款,后找到一家自称北京某担保贷款有限公司,对方以需要交担保费用、利息、解除锁定等费用,2013年8月4日至7日,其通过银行转账分四次汇给对方4378元,之后再联系不上对方,发现被骗。
冒充部队采购人员诈骗
冒充部队采购人员谎称要购买某种特定产品,需要受害人联系帮助订货,共同赚取差价,并提供对方联系方式,诱使受害人订货付款。
案例:2013年7月16日10时30分,一名自称某县看守所武警中队中队长的男子向李某打电话预购买4块电瓶,20分钟后其又打电话请求李某从另一男子杨某处购买6台华康牌CX-009型号饮水机,后李某在杨某的介绍下从一名自称姓“程”的业务处长处购买了6台华康牌CX-009型饮水机,花费23160元,后发现被骗。
虚构中奖诈骗
通过向互联网QQ、MSN、邮箱、网络游戏、淘宝等用户发送中奖信息,诱骗网民访问其开设的虚假中奖网站,再以支付个人所得税、保证金等名义骗取网民钱财。
案例:2013年7月31日18时许,王某用手机上网时,网页上弹出一个欢乐在线腾讯QQ总动员14周年庆活动奖中奖的邮件,王某打开邮件看见自己中了苹果笔记本电脑及5800元的现金大奖。随后一名男子以交保险及税款的名义让王某往一个账号打了8800元钱。后王某发现被骗。
网络征婚、交友诈骗
通过网络交友、相亲网站,编造“高富帅”或“白富美”的虚假身份,与受害人进行网络交流,在骗取对方信任、确立交往关系后,选择时机提出借钱周转、急需医疗、家庭遭遇变故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后便销声匿迹。
案例:2013年8月19日,井陉县郭某报案称:2013年7月的一天,在网上QQ聊天时认识一网名叫“想找一个知心女人”的陌生男子,该与对方联系后,对方自称杭州某房地产公司老板,想找女友,谈成后先付80万元定金。与对方联系后,对方以各种理由骗取郭某现金6万元。
开设虚假网站网上钓鱼诈骗
通过开设网址与真实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上银行、网络交易平台、手机充值网址等,利用网上支付平台,如财付通、快钱、5173等交易接口行骗。此类网页看似与正规网站无异,但网民交易时看不到实际的交易金额就完成资金交易。
炒股分红诈骗
犯罪分子制作虚假网页以证券公司名义发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以提供资金炒股分红名义,骗取股民将资金转入其账户实施诈骗。
冒充黑社会诈骗案
犯罪分子冒充黑社会拨打受害人电话,以受人之托进行报复或暴力讨债等名义,恐吓要伤害受害人及其家人,威胁受害人向其指定的账户汇款。
案例:2012年9月12日10时30分陈某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有人要买陈某一条胳膊,让其给对方打5万元钱就没事了,其按对方指定账号汇了8000元,后来知道是被骗了。
虚构绑架事实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电话任意显号技术虚拟受害人亲人电话号码来电,谎称其亲人被绑架,为防止受害人作出反应,要求电话不能挂断,速汇赎金,否则即“撕票”,部分事主因惊慌失措而上当受骗。
案例:2013年4月26日10时30分许,沈某在家接到电话,对方称其儿子被绑架,需要钱赎回,沈某听后让其丈夫向对方账号汇入1万元整,后联系上儿子发现被骗。
子女出事诈骗
向受害人发送“爸妈,我的钱包手机被偷了或我出了点意外现在医院,等钱急用,请速汇款***元到我的朋友***卡上,切记要快”,受害人往往因处于紧张状态而上当受骗。
高薪急聘员工诈骗
发送“**饭店、夜总会招兼职员工,性别不限,体健貌端、年龄18—45岁,月薪过万元。咨询***经理”短信,一旦受害人与其联系,即以“预收服装费、面试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