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183.198.42.x 发表于 2015-7-23 15:52 你知道什么啊?不知道就乱说话 |
………文章编的跟真的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盗用![]() |
骗人的,明明是狮子疙瘩的,偷学过去点皮毛,跟狮子疙瘩的鼓点没得比 |
真的假的?不是狮子疙瘩的吗????????????![]() |
隆尧非遗千户营“招子鼓” 3 富足百姓乐享“文化粮食” 招子鼓火了,齐增国并没因此而止步。他把招子鼓和大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全村开展了广场舞、秧歌队等多项活动。齐增国说:“文化建设对于农村来说,至关重要。没有文化娱乐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些歪风邪气就要抬头。” 齐树坤是招子鼓队的鼓手,起初参加招子鼓队可费了周折,一家人全反对,尤其是他的妻子,天天为此和他吵架,说他不务正业。后来在村委会的劝说下,才勉强加入。结果一年下来,齐树坤不仅改掉了坏毛病,不再打麻将、酗酒了,而且身体越来越好,过去隔三差五的感冒小灾也很少光顾了。在齐树坤的感召下,他妻子还参加了村里的秧歌队,并成为一名主力,扭得比谁都漂亮。 村支委齐荣理告诉记者,齐增国上任后看到村里的村民文化活动非常薄弱,就下决心要改变。2009年,村里建起了健身文化广场,之后组建了秧歌队、广场舞队,还建起了农村书屋,村里的文化气息一下子浓了起来。村民受到文化熏陶,和以前就是不一样了,不仅穿得像模像样了,而且说话办事也大有改观,懂文明、讲礼貌了,知道孝敬老人了,邻里间也互敬互让,越来越和谐了。 齐增国说,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追求不再局限于物质生活的满足,吃穿住行固然重要,文化也是百姓的食粮。百姓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精神追求。“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我觉得有责任让百姓不仅有‘物质粮食’,也要有‘文化粮食’。” 招子鼓 招子鼓原称鼓会,因鼓手背上插有鼓招子,故称招子鼓。它大约在明代永乐年间已经形成,距今600余年,盛行于冀南隆尧县滏阳河、澧河和午河一带,其中以隆尧县千户营乡最为盛行。2007年,千户营招子鼓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悉,招子鼓融音乐、舞蹈于一身,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花会。招子鼓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普及性强,它以击鼓为主体,配以锣镲,音调铿锵雄壮,气势恢弘磅礴,加上粗犷质朴的舞步,声势宏大,震撼人心,颇具乡土气息,是具有深厚地方色彩的民间花会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
Powered by Discuz!
Copyright © 2009-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