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尧信息网-隆尧吧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突下狠手戳中日本致命要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5:3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半个月前据日本媒体消息称中国2艘渔政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航行,并一度驶入所谓的“日本领海”。日本外务省还就此向中国驻日本大使提出“抗议”。 日本海上保安厅称,此次是2011年中国渔政船第7次在钓鱼岛海域航行。继2008年12月8日中国海监船只驶入“日本领海”以来,中国渔政船首次进入“日本领海”。 钓鱼岛历来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渔政船在钓鱼岛海域进行执法无可厚非,日本人如此紧张跋扈尽显强盗本色。日本保安厅称此次中国渔政船是继08年后首次进入“日本领海”,这个信息却是令人欣喜,从渔政船的行政属性来看标志着中国在钓鱼岛的执法维权力度的扩大,这显然比军舰宣誓主权更具务实意义,执法维权力度的扩大表明中国对钓鱼岛海域的实际控制力度的加强和扩大。

  日本人反应强烈原因就在于此,因为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已开始逐渐展示强势和务实姿态。此次中国渔政船突然在钓鱼岛海域闹出“动静”绝非偶然,日本众院决算行政监督委员会23日以“更好把握”钓鱼岛现状为由,就“是否应进行登岛实地视察”举行理事恳谈会,并在会上交换意见。民主党议员就此表示谨慎称“应确认新一届内阁的外交方针”,但该委员会委员长、曾计划强行访问郁陵岛的自民党议员新藤义孝却称:“应该并且一定要进行登岛实地视察。”报道称,当天恳谈会上并未就此得出结论,今后将就此继续进行磋商。在日本政坛频频挑动钓鱼岛议题背景下,中国两艘渔政船突然在钓鱼岛加大执法强度必然会对日本政要接下来在钓鱼岛的举动造成冲击。这既能有效强硬的回应日本近期挑动钓鱼岛议题的举动,又能扭转中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上时常被动的局面掌握主动权,洞悉对手阴谋后先发制人给予反制和阻击,这种应对钓鱼岛问题的新策略显然非常不错。

  去年中日因钓鱼岛撞船事件交恶后日本开始一改以往在钓鱼岛极其强硬的势头开始小心翼翼且不紧不慢式在钓鱼岛问题上大做文章,企图将占据钓鱼岛合作化国际化。日本改变的策略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后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制裁给日本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日本认识到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虽然表面支持日本,实际上美国出于其整个亚太战略布局的考量并不希望中日因钓鱼岛问题大动干戈走向冲突,日本对美国的态度显然非常失望。日本之前欲借助美军战略东移来积极武装自身增加对华筹码从而实现其领土野心。虽然美国在亚太加强军力无不显露遏制中国的意图,但处于自身利益考虑并不会被日本绑架,当然中日之间时常爆发摩擦确实美国愿意看见的,但前提必须是美国能掌控局面。

  在此背景下就不难理解日本欲频频挑动钓鱼岛问题的用心,虽然一改过往极其强硬的态度却也是计划不紧不慢的将钓鱼岛彻底占据。日本为何显示出如此的焦虑和急迫情绪?我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这一情绪,其一,中美虽有战略分歧却逐渐在全球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取得有效互利合作,G2状态下的中美关系显然会将日本在亚太边缘化,日本不断在钓鱼岛闹出动静正是为了引起美国注意,避免自身遭边缘的一种抗争;其二,中国经济,军力不断提升使得日本遭遇到了巨大的心理挫折,日本作为一个岛国与生俱来的孤独性和危机感当然会对中日实力不断倾斜作出比较巨大的反应,特别是近期中国海军航母首次试航让日本引以为傲的军力优势正在丧失,所以这种对领土的天然野心,心理的巨大挫折感和危机感造成了日本不断与周边国家发生领土争端。

  可出于对中国经济实力的忌惮,日本也不敢彻底与中国交恶,所以你能感觉到日本其实是一个矛盾体,也不难理解日本为何喜欢主动挑起中日双方的敏感议题损害两国关系却又惧怕两国关系彻底决裂。但无论怎样中国在应对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行为值得称道,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硬实力走强所带来的自信,另一方面是因为强硬且灵活的策略使然。正如我前面说到的在日本政坛频频挑动钓鱼岛议题背景下,中国两艘渔政船突然在钓鱼岛加大执法强度既能有效强硬的回应日本近期挑动钓鱼岛议题的举动,又能扭转中国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上时常被动的局面掌握主动权,洞悉对手阴谋后先发制人给予反制和阻击,这种先发制人的反制方式对中国在应对南海问题等核心利益上确是一种高明的新思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QQ|隆尧信息网-隆尧吧 ( 冀ICP备09032767号 )

公安部备案图标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715号

GMT+8, 2025-1-4 16:56

Powered by Discuz!

Copyright © 2009-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